首页 > 生活常识 >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哪个朝代原文

2025-11-11 22:30:24

问题描述: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哪个朝代原文,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一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1 22:30:24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哪个朝代原文】“知屋漏者在宇下”是一句经典名言,常被用来表达对基层民意的重视。这句话出自古代文献,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以下是对该句出处的详细总结与整理。

一、

“知屋漏者在宇下”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中,是东汉时期思想家王符所著《潜夫论》中的内容。原句为:“夫明主之国,民不疾其上,而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意思是:一个贤明的君主统治的国家,百姓不会怨恨君主,因为真正知道房屋漏雨的是住在屋檐下的人,真正了解政治得失的是生活在民间的人。

这句话强调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核心。它提醒执政者要深入基层,倾听民众的声音,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句子原文 知屋漏者在宇下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或《潜夫论》)
原文出处 《潜夫论·浮侈》或《后汉书·王符传》
作者 王符(东汉思想家)
朝代 东汉
原文全句 夫明主之国,民不疾其上,而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含义 真正了解问题的人是在最基层的百姓,执政者应深入民间听取意见。
现实意义 强调政策制定应以民众实际需求为基础,体现民本思想。

三、结语

“知屋漏者在宇下”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治国理念的体现。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来源于实践,真正的治理离不开人民。在现代社会,这一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推动更加公平、公正、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