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不散霜飞晚全诗】一、
“秋阴不散霜飞晚”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这句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天色阴沉、寒霜迟至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孤寂与思念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日的萧瑟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中意象丰富,语言含蓄,情感真挚,是李商隐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原文及赏析
原诗:
> 秋阴不散霜飞晚,
> 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
- 秋阴不散:秋天的阴云久久不散,象征着天气的寒冷和情绪的低落。
- 霜飞晚:寒霜迟迟才降临,暗示时节已深,但气温尚未完全转冷。
- 留得枯荷听雨声:诗人留下枯萎的荷叶,只为聆听雨滴落在上面的声音,表现出一种孤寂中的闲适与沉思。
赏析:
此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三、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诗句来源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
出处诗名 |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
作者 | 李商隐(唐代) |
诗句 |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
意象 | 秋阴、霜、枯荷、雨声 |
主题 | 孤独、思念、秋景 |
风格 | 含蓄、婉约、意境深远 |
情感基调 | 悲凉、沉静、略带哀愁 |
四、结语
“秋阴不散霜飞晚”不仅是一句描写秋景的诗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以及在寂静中感悟人生的心境。这首诗虽短,却蕴含深厚,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