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D分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全球范围内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CKD的诊断和分期对于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及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基于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蛋白排泄量(如尿蛋白/肌酐比值或24小时尿蛋白)的分级系统对CKD进行分期。
以下是CKD的常见分期标准及其特点:
分期 | eGFR(ml/min/1.73m²) | 尿蛋白情况 | 临床表现 | 管理重点 |
1期 | ≥90 | 正常或轻微升高 | 无症状,可能有蛋白尿 | 监测肾功能,控制基础疾病 |
2期 | 60–89 | 轻微升高 | 无明显症状 |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 |
3a期 | 45–59 | 中度升高 | 可能出现疲劳、水肿 | 预防进展,调整饮食 |
3b期 | 30–44 | 明显升高 | 出现早期症状如贫血、骨病 | 综合管理,定期随访 |
4期 | 15–29 | 显著升高 | 多种并发症出现 | 准备透析或移植,控制并发症 |
5期 | <15 或需透析 | 极高 | 明显症状如恶心、乏力、水肿 | 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
CKD的分期不仅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也为患者提供了明确的健康管理方向。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显著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定期体检、关注肾功能指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和管理CKD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