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葬花吟原文】《葬花吟》是《红楼梦》中最为人熟知的诗词之一,出自小说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这首诗由林黛玉所作,不仅展现了她对生命、爱情和命运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她敏感多疑、孤高自傲的性格特征。全诗情感凄美,意境深远,是《红楼梦》文学艺术的重要体现。
一、
《葬花吟》以落花为意象,借花喻人,表达了林黛玉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与哀愁。诗中描绘了春日落花飘零的景象,抒发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她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无奈与悲叹。
全诗共120句,分为多个段落,情感层层递进,从对落花的怜惜,到对自身处境的感叹,再到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最后归于一种超脱与释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二、《葬花吟》原文节选(部分)
>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 ……
>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三、《葬花吟》主要情感与主题分析
情感/主题 | 内容描述 |
孤独与哀愁 | 林黛玉在落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表达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
对生命的感慨 | 通过落花的凋零,感叹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自我意识的觉醒 | 她意识到自己终将如花般凋零,引发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
美的毁灭 | 花的美丽与凋零形成强烈对比,象征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 |
对未来的忧虑 | “他年葬侬知是谁?”表现出对未来命运的担忧与无助。 |
四、《葬花吟》的艺术特色
特色 | 描述 |
意象丰富 | 以“花”为核心意象,贯穿全诗,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 |
情感真挚 | 林黛玉的情感真实细腻,打动人心。 |
语言优美 | 用词典雅,节奏感强,富有音乐性。 |
结构严谨 | 全诗层次分明,情感递进自然,结构紧凑。 |
哲理深刻 | 不仅描写景物,更蕴含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
五、结语
《葬花吟》不仅是《红楼梦》中的经典之作,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诗篇。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优美的语言风格和动人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林黛玉借花抒怀,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