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入伏是几月几号】“入伏”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即将开始。根据农历和节气的规律,每年的“入伏”时间并不固定,而是根据“夏至”之后第三个庚日来确定。因此,不同年份的“入伏”日期也有所不同。
2020年的“入伏”具体是哪一天呢?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说明,并附上相关表格供参考。
一、2020年入伏的具体日期
2020年的“入伏”时间为7月18日。这一天是夏季的第三个庚日,标志着“三伏天”的开始。而“三伏天”通常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整个伏天持续约40天左右。
二、三伏天的时间安排(2020年)
| 阶段 | 开始日期 | 结束日期 | 持续天数 |
| 初伏 | 2020年7月18日 | 2020年8月6日 | 20天 |
| 中伏 | 2020年8月7日 | 2020年8月26日 | 20天 |
| 末伏 | 2020年8月27日 | 2020年9月6日 | 10天 |
> 注:以上日期基于农历和传统节气计算方式,部分地区可能会有细微差异。
三、关于“入伏”的小知识
- “庚日”是什么意思?
“庚”是天干之一,古代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组成六十甲子,用来纪日。每个庚日相隔10天,因此“第三个庚日”就是指从夏至开始后的第3个庚日。
- 为什么入伏后会特别热?
入伏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但地面吸收的热量仍然大于散发的热量,导致气温持续升高,形成高温天气。
- 三伏天有什么讲究?
在民间,人们认为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一些人会选择在这一时期进行艾灸、拔罐等中医调理。
四、总结
2020年的“入伏”是在7月18日,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正式开始。整个伏天持续到9月6日,共40天。了解“入伏”的时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整生活和饮食习惯,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影响。
如需查询其他年份的“入伏”日期,也可以根据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进行推算,或参考相关的农历节气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