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24功臣排名】在唐朝历史中,有众多文臣武将为国家的统一、巩固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其中,被后世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群体,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其开国功臣而设立的荣誉名单。这些功臣不仅在军事上屡建奇功,在政治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唐朝初期政权稳定的重要支柱。
以下是对“唐朝24功臣”排名的总结与梳理,结合史实与后世评价,呈现出一份较为全面的介绍。
一、唐朝24功臣简介
1. 长孙无忌:唐初重要政治家,李世民的亲信,协助其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任宰相,掌握朝政。
2. 李孝恭:唐朝开国名将,平定江南,功勋卓著。
3. 房玄龄:唐初著名宰相,辅佐李世民,参与制定政策,被誉为“贞观之治”的关键人物。
4. 杜如晦:与房玄龄齐名,同为李世民幕僚,协助制定国家大政方针。
5. 魏徵:以直言敢谏著称,多次劝谏唐太宗,对贞观时期的治国理念影响深远。
6. 高士廉:李世民的舅舅,参与玄武门之变,后任宰相,政治经验丰富。
7. 李靖:唐朝著名将领,平定突厥、吐谷浑等,战功显赫。
8. 段志玄:李世民早期部将,随其征战,忠勇可嘉。
9. 刘弘基:李世民的旧部,参与玄武门之变,战功卓著。
10. 屈突通:隋末降唐,助李世民平定关中,忠诚可靠。
11. 殷开山:李世民早期将领,参与多次战役,功勋显著。
12. 柴绍:李世民的妹夫,参与玄武门之变,后为边将。
13. 侯君集: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后期因谋反被诛。
14. 张亮:李世民早期将领,后升任宰相,但因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被杀。
15. 孟孝常:李世民旧部,战功卓著,早逝。
16. 杜淹:李世民幕僚,参与制定政策,后任宰相。
17. 魏元吉:李世民早期将领,参与玄武门之变。
18. 王君廓:李世民部将,战功显赫,后因叛乱被杀。
19. 张士贵:李世民旧部,参与多次战役,战功卓著。
20. 公孙武达:李世民部将,战功显赫。
21. 李孟尝:李世民旧部,战功卓著。
22. 秦叔宝(秦琼):唐朝著名将领,勇猛善战,深受将士敬重。
23. 程咬金(程知节):李世民早期部将,战功显赫,晚年仍受重用。
24. 卢照邻:文学家,虽非武将,但因其才学被列入凌烟阁功臣之一。
二、唐朝24功臣排名表
| 排名 | 姓名 | 身份/职位 | 主要贡献 |
| 1 | 长孙无忌 | 宰相 | 参与玄武门之变,辅佐李世民 |
| 2 | 房玄龄 | 宰相 | 制定政策,推动贞观之治 |
| 3 | 杜如晦 | 宰相 | 与房玄龄共辅朝政 |
| 4 | 李靖 | 将领 | 平定突厥、吐谷浑,战功显赫 |
| 5 | 魏徵 | 大臣 | 直言敢谏,影响贞观治国理念 |
| 6 | 李孝恭 | 将领 | 平定江南,功勋卓著 |
| 7 | 高士廉 | 宰相 | 参与玄武门之变,政治经验丰富 |
| 8 | 段志玄 | 将领 | 忠勇可嘉,随李世民征战 |
| 9 | 刘弘基 | 将领 | 参与玄武门之变,战功卓著 |
| 10 | 屈突通 | 将领 | 从隋归唐,助李世民平定关中 |
| 11 | 殷开山 | 将领 | 参与多次战役,功勋显著 |
| 12 | 柴绍 | 将领 | 李世民妹夫,参与玄武门之变 |
| 13 | 侯君集 | 将领 | 参与玄武门之变,后因谋反被诛 |
| 14 | 张亮 | 宰相 | 后因参与太子谋反被杀 |
| 15 | 孟孝常 | 将领 | 战功卓著,早逝 |
| 16 | 杜淹 | 宰相 | 参与制定政策 |
| 17 | 魏元吉 | 将领 | 参与玄武门之变 |
| 18 | 王君廓 | 将领 | 战功显赫,后因叛乱被杀 |
| 19 | 张士贵 | 将领 | 参与多次战役,战功卓著 |
| 20 | 公孙武达 | 将领 | 战功显赫 |
| 21 | 李孟尝 | 将领 | 战功卓著 |
| 22 | 秦叔宝 | 将领 | 勇猛善战,深受将士敬重 |
| 23 | 程咬金 | 将领 | 战功显赫,晚年受重用 |
| 24 | 卢照邻 | 文学家 | 因才学被列入凌烟阁 |
三、总结
“唐朝24功臣”不仅是李世民建立大唐帝国的重要助力,也是唐代政治、军事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中既有运筹帷幄的宰相,也有冲锋陷阵的名将,更有文采斐然的文人。虽然部分功臣后期因权谋或叛乱而结局悲惨,但他们对唐朝的奠基作用不可忽视。
这份排名并非绝对权威,而是基于史书和后世评价综合整理而成。不同史料对功臣的评价略有差异,但整体而言,这24位功臣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杰出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