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束之高阁成语造句和典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其中“束之高阁”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个成语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还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那么,“束之高阁”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它又有哪些有趣的造句和典故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一、“束之高阁”的字面与引申意义
“束之高阁”中的“束”意为捆绑或放置,而“高阁”则是指高处的楼台或房间。“束之高阁”字面上的意思是将某物捆起来后放到高高的架子上,不加使用或处理。从引申意义上来看,它通常用来形容把某件事情、计划或者物品搁置起来,不予理会或暂时不去关注。这种行为往往带有一定的消极意味,暗示着对事物的忽视或冷落。
例如,当我们说“这件事已经被束之高阁了”,其实是在表达这件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完全遗忘了。
二、成语造句示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束之高阁”的实际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造句:
1. 他辛辛苦苦写好的研究报告,却因为领导的冷淡态度而被束之高阁。
2. 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虽然保存完好,但一直被束之高阁,未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3. 小王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画家,但由于工作压力过大,他的画作只能暂时被束之高阁。
4. 他们提出的改革方案因意见分歧而被束之高阁,至今未见实施。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束之高阁”常用于描述某种状态或结果,既体现了客观事实,也传递了一种无奈的情绪。
三、“束之高阁”的历史渊源与典故
关于“束之高阁”的出处,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书·谢安传》。据记载,东晋名臣谢安曾将许多书籍和资料放在高阁之上,未曾仔细翻阅。后来,有人问他为何如此,谢安回答:“吾方以天下为念,岂暇及此!”(我正忙于治理国家大事,哪有时间顾及这些琐碎之事呢?)这句话道出了“束之高阁”的本意,即某些事务由于优先级较低而被暂时搁置。
此外,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中也有类似表达:“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这里的“书卷多情”与“胸次全无”形成了鲜明对比,暗含了对某些事物被冷落的感慨。
四、总结
“束之高阁”是一个形象生动且内涵丰富的成语,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繁杂事务时,既要学会取舍,也要注重平衡。如果一味地忽略重要的事情,最终可能会导致遗憾的发生。因此,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发展中,我们都应避免让有意义的事情被“束之高阁”。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束之高阁”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故事!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