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提升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防控能力,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年度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查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通过系统性、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运行。
二、工作原则
1. 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 全面覆盖:对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和高风险岗位进行重点监控,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3. 动态管理: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实行闭环管理,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及时反馈。
4. 责任落实: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主要任务
1. 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每月定期组织安全巡查,重点检查生产设备运行状况、消防设施配备情况、作业环境安全条件等;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检查,针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特种设备使用、用电安全等高风险领域进行深入排查。
2. 隐患排查与整改落实
建立隐患排查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设立举报奖励机制,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对查出的问题,立即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到位。
3. 安全教育培训
结合实际需求,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 外部监督与内部自查并重
主动接受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同时,加强内部自查自纠,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监督检查工作,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2.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安全设施更新、隐患治理、培训教育等工作的资金支持。
3. 强化考核问责:将安全生产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因失职、渎职导致安全事故的责任人严肃追责。
五、总结与改进
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分析会,总结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计划,不断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力争在2018年内实现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