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请君入瓮的典故_请君入瓮的故事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请君入瓮的典故_请君入瓮的故事,求路过的大神留个言,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13:35:53

“请君入瓮”这个成语,源自一段颇具讽刺意味的历史故事,最早见于《资治通鉴·唐纪》。它不仅是一个生动的典故,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当时有一位名叫周兴的酷吏,以严刑峻法、残害无辜而闻名。他常常设计各种酷刑来逼迫犯人认罪,手段极其残忍。有一天,朝廷要审理一个案件,但犯人拒不认罪,于是有人便向当时的宰相来俊臣请教对策。

来俊臣是另一位著名的酷吏,素以智谋和狠辣著称。他听闻此事后,没有直接动用刑具,而是对周兴说:“此人不肯招供,不知兄台可有妙法?”

周兴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有何难?我常常用‘瓮’来审人。把犯人放进大瓮中,周围点火加热,让他慢慢受煎熬,自然会招供。”

来俊臣听后,微微一笑,随即命人搬来一口大瓮,生起火来,然后对周兴说:“既然兄台有此妙法,不如你先试试如何?”

周兴顿时脸色大变,这才意识到自己被人“请君入瓮”了——自己所提倡的酷刑,如今却被用来对付自己。

这个故事后来被提炼成成语“请君入瓮”,意思是:用对方的方法来对付对方,让其自食其果。它常用于形容那些自作自受、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人。

“请君入瓮”的典故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幽默与讽刺,更因为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做人做事,若以恶制恶,终将自食其果。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恶有报,天理昭昭。

在现代生活中,“请君入瓮”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比如在辩论中反驳对方时,或者在批评他人不当行为时,都可以巧妙运用这一成语,既不失风度,又富有智慧。

总之,“请君入瓮”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处世智慧,提醒我们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要保持理智与冷静,避免陷入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之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