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主题:
“安全无小事”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队会,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
四、活动地点:
学校三年级(2)班教室
五、参与人员:
全班学生、班主任老师、家长代表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收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安全知识资料。
2. 准备PPT课件、视频素材、安全知识问答卡片等。
3. 布置教室,营造温馨、严肃的安全氛围。
4. 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增强家校共育效果。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班主任老师以一段真实的安全事故案例视频引入主题,引发学生对“安全”的思考。
2. 互动讨论(10分钟)
提问:“你身边有哪些安全隐患?”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潜在危险,如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溺水、防骗等。
3. 知识讲解(15分钟)
- 交通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随意横穿马路。
- 用电安全:不玩电器插座,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
- 防火安全:不玩火,发现火灾及时报警。
- 防骗常识:不轻信陌生人,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4. 情景模拟(10分钟)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安全应对方式,如遇到陌生人搭讪、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等。
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 安全知识竞赛(10分钟)
采用抢答形式,设置与安全相关的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6. 家长分享(5分钟)
家长代表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安全的重要性,并提醒孩子们在生活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7. 总结与倡议(5分钟)
班主任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安全无小事”,呼吁全体同学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维护校园和家庭的安全。
八、活动延伸:
1. 发放《家庭安全自查表》,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安全隐患。
2. 制作“安全小卫士”手抄报,展示在班级文化墙中。
九、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队会,学生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了必要的安全知识。今后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形成常态化、系统化的安全教育机制。
十、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秩序,确保学生安全。
2. 情景模拟时要避免危险动作,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设计,注重互动性与实用性,力求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