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字平仲,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他的一首名作——《书河上亭壁》。
原文:
岸阔樯稀波渺茫,
独凭危槛思悠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
一半秋山带夕阳。
注释:
- 岸阔樯稀:岸边宽阔,船只稀少。樯,指船帆。
- 波渺茫:水面广阔而模糊不清。
- 危槛:高处的栏杆。
- 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带夕阳:夕阳映照在山间,仿佛与山融为一体。
翻译:
岸边宽广,船帆稀少,水面辽阔而迷茫。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旁,思绪飘得很远很远。远处稀疏的树林中,传来阵阵风吹过的声音,秋天的山峦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河上亭子旁边所见的景象。前两句通过描写开阔的河岸和稀疏的船只,营造出一种空旷孤寂的氛围。后两句则将视线转移到远处的树林和夕阳下的山峦,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寇准作为诗人的才情和对自然景色敏锐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