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那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妙极了!这琴声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耳边流淌!”无论伯牙心中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领会到他的心意。
后来,钟子期去世了,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能理解他心意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断绝了琴弦,从此不再弹琴。
这篇短小精悍的故事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知音难求的道理。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默契,超越了语言的界限,达到了心灵相通的高度,这种纯粹的精神交流令人动容。而当钟子期离世后,伯牙选择以断琴来表达对知音的深切怀念,也体现了他对这份友谊的珍视。这个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成为友谊与知音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