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的课文原文】杜小康跟着父亲去放鸭子,那是他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熟悉的村庄,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是一个芦苇荡,一眼望不到边,风一吹,芦苇就摇晃起来,像是在低声说话。
起初,杜小康还觉得新鲜,觉得这是一次有趣的旅行。可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开始感到孤单。没有同学,没有朋友,甚至连一个能说说话的人都没有。晚上睡觉的时候,只有父亲和鸭子陪伴着他。他常常一个人坐在芦苇丛中,望着远处的天空发呆。
有一天,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雨水打在芦苇上,发出“沙沙”的声音。杜小康和父亲赶紧把鸭子赶进棚子里,可还是有几只鸭子跑丢了。他们冒着雨到处寻找,终于在天黑之前找到了那些鸭子。那一刻,杜小康觉得自己很累,也很委屈。
从那以后,杜小康慢慢学会了坚强。他知道,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但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挺过去。他开始和父亲一起照顾鸭子,虽然依旧孤单,但他不再害怕了。
有一次,他看到一只受伤的野鸭,便小心翼翼地把它带回家。他给它包扎伤口,喂它吃东西,慢慢地,那只野鸭也成了他的朋友。虽然它不会说话,但它会用眼神看着他,仿佛在说:“谢谢你。”
杜小康的孤独,不是无边的黑暗,而是一种成长的过程。他在孤独中学会了独立,在孤独中学会了关心别人,在孤独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后来,当杜小康再次回到村庄时,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依赖父母的孩子了。他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勇敢。他明白,人生中的每一次孤独,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这就是《孤独之旅》的故事,一个关于成长、关于孤独、关于坚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