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范本】在现代企业运营中,供应链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控制成本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而其中,建立并维护一个科学、规范的合格供应商管理体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本文旨在提供一份适用于各类企业的《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范本》,帮助企业系统化地开展供应商评估与管理工作。
一、制度目的
本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对供应商的准入、评估、考核及持续管理流程,确保所选用的供应商具备良好的质量保证能力、稳定的供货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态度,从而保障企业生产运营的顺利进行,并提升整体供应链效率。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涉及采购活动的部门及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部、质量管理部、技术部、仓储物流部等。凡涉及产品原材料、设备、服务类物资的供应商均需纳入本制度的管理范围。
三、管理职责
1. 采购部:负责供应商的初步筛选、引入及日常沟通协调工作。
2. 质量管理部:负责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进行审核与评估。
3. 技术部:参与对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工艺水平的评估。
4. 财务部:协助评估供应商的财务状况及付款能力。
5. 管理层:负责对重大供应商的审批及最终决策。
四、供应商准入标准
1. 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如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2. 拥有相关行业资质认证(如ISO9001、ISO14001等)。
3. 具备良好的商业信誉,无不良记录。
4. 有能力满足企业的产品质量、交货周期及售后服务要求。
5. 配合企业进行必要的现场审核或样品测试。
五、供应商评估流程
1. 信息收集:通过市场调研、推荐、招标等方式获取潜在供应商信息。
2. 初步筛选:根据准入标准进行初步审核,确定符合基本条件的供应商名单。
3. 现场考察:对初选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生产能力、质量控制体系等。
4. 样品测试: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性能、质量测试,确认是否符合企业要求。
5. 综合评审:由相关部门组成评审小组,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建议。
6. 批准引入:经管理层审批后,将合格供应商列入企业合格供应商名录。
六、供应商绩效考核
1. 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涵盖质量、交期、价格、服务等方面。
2.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分,形成年度评估报告。
3. 对于连续多次评估不合格的供应商,应予以警告或终止合作。
4. 对表现优秀的供应商,可给予优先合作机会或激励措施。
七、供应商档案管理
1. 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档案,包括资质证明、合同、评估记录、考核结果等。
2. 档案信息应定期更新,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档案管理实行分级权限控制,防止信息泄露。
八、附则
1. 本制度由企业管理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制度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通过建立完善的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有效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采购风险,增强市场应变能力,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