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贫困生救助工作方案】为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贫困生救助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健全贫困生救助机制,全面摸排和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保每一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或辍学。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形成多方合力,为贫困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
二、救助对象
本方案所指的贫困生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力承担基本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学生;
2. 因重大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导致家庭陷入困境的学生;
3. 父母一方或双方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学生;
4. 其他经学校认定确实需要救助的特殊困难学生。
三、救助原则
1. 公开透明:救助过程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接受师生及家长监督;
2. 精准识别:通过家访、走访、信息核查等方式,准确掌握贫困生实际情况;
3. 动态管理:建立贫困生档案,定期更新信息,确保救助对象真实有效;
4. 分类救助:根据学生家庭困难程度和实际需求,采取不同形式的帮扶措施。
四、实施措施
1. 信息摸排与建档
学校成立贫困生救助工作小组,由校领导牵头,班主任、教师代表共同参与,定期开展贫困生摸底调查,建立完整的学生档案,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2. 资助政策落实
积极落实国家及地方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如“两免一补”、助学金、营养餐等,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及时享受相关政策。
3. 校内帮扶机制
鼓励教师、学生及社会爱心人士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捐赠书籍、文具、衣物、生活用品等方式,给予贫困生物质上的支持;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励志教育。
4. 社会资源整合
主动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及个人,争取资金和物资援助,拓宽救助渠道,提升救助力度。
五、工作要求
1. 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贫困生救助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信息准确、救助到位;
2. 工作人员要严守纪律,杜绝弄虚作假,确保救助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3.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不断优化救助机制;
4. 做好宣传引导,营造关爱贫困生的良好氛围,增强全体师生的爱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六、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贫困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班级应根据本方案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中心小学贫困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
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