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原文及赏析】《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写景抒怀之作。此诗虽以“题”为名,实则通过描绘宣州开元寺水阁周围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寄托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原文: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
天净沙洲雁影重。
山色不随人事改,
水声长在古今同。
一壶酒尽千山外,
半世身闲万古中。
欲问旧时栖鹤地,
烟波依旧绕遥峰。
诗歌解析:
首联“六朝文物草连空,天净沙洲雁影重”,开篇即点出历史的苍茫。六朝时期的文化遗迹早已被荒草覆盖,天地之间一片空旷,唯有沙洲上飞过的雁群,留下一抹沉重的影子。此句既写出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繁华过后的落寞。
颔联“山色不随人事改,水声长在古今同”,是对自然永恒性的赞美。山川景色不会因人事更替而改变,流水的声音却穿越古今,始终如一。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恒久不变的敬畏之情,也暗含对世事无常的无奈。
颈联“一壶酒尽千山外,半世身闲万古中”,诗人借酒抒怀,将自己置于山水之间,仿佛超脱尘世。一杯酒饮尽,已越过千山万水;半生闲适,却仿佛置身于永恒之中。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体现出诗人对现实的疏离与内心的宁静。
尾联“欲问旧时栖鹤地,烟波依旧绕遥峰”,诗人试图寻找昔日仙鹤栖息之地,却发现烟雾缭绕,山峰依旧。这不仅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烟波与远峰,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那份未曾磨灭的诗意与追求。
赏析总结:
杜牧在这首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宣州开元寺水阁周围的自然景色,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六朝兴衰的感叹,也有对自然永恒的赞美,更有对自身心境的表达。
诗中“山色不随人事改,水声长在古今同”一句,尤为经典,道出了自然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也揭示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豁达与沉静。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悠长,展现了杜牧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艺术造诣与思想深度。
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山水画卷,更是一曲心灵的独白。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历史与自然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