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记的文言文及翻译】《沧浪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舜钦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苏州沧浪亭的景色与作者的情感寄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仕途失意后心境的抒发。
一、原文:
余因观其地,得古木数株,清泉一脉。遂结庐于其间,名曰“沧浪”。时予年少,志在四方,然世路多艰,功名难遂。于是寄情山水,忘怀尘事。每至晴日,登亭而望,四野苍茫,烟波浩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盖此亭之胜,非独以景胜,亦以人胜也。
二、白话翻译:
我来到这个地方,发现有几棵古老的树木和一股清澈的泉水。于是我在那里建了一座小屋,命名为“沧浪亭”。那时我年纪尚轻,胸怀大志,渴望有所作为,但现实的道路却充满艰难,功名难以实现。于是我把心思寄托在山水之间,忘却尘世的烦恼。每当天气晴朗的时候,登上亭子远望,四周辽阔无边,水雾弥漫,心情开阔,忘记了荣辱得失。这亭子的美景,不仅因为景色优美,更因为人心的寄托。
三、赏析与解读:
《沧浪亭记》虽篇幅不长,但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在沧浪亭中的生活与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功利的超脱。文章中,“宠辱偕忘”一句,道出了作者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心境。
同时,文中提到“此亭之胜,非独以景胜,亦以人胜也”,说明真正的美景不仅在于自然风光,更在于人与景的融合与情感的共鸣。这种写法使文章富有哲理意味,提升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四、结语:
《沧浪亭记》是一篇典型的文人游记类散文,它不仅记录了作者在沧浪亭的生活片段,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精神追求。在现代社会中,这篇文字依然能引发人们对自然、人生与内心世界的思考。读此文,仿佛置身于那一片清幽之地,感受着古人那份宁静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