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闺情》)】唐代诗人李端,字正己,是中唐时期一位颇具才情的文人。他的诗风清丽婉约,尤其擅长描写女性情感与闺中生活。其中,《闺情》一诗,便是他抒发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的代表作之一。
《闺情》全诗如下:
> 长安少女面如花,
> 红袖当窗绣玉纱。
> 好梦不随春水去,
> 情思却共晚云斜。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长安女子在春日黄昏时分的内心世界。她面容姣好,身着红衣,坐在窗前刺绣,看似平静,实则心事重重。诗中“好梦不随春水去”一句,写出了她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仿佛梦境也难以追随那逝去的春水,表达了无法实现的期盼与无奈。“情思却共晚云斜”则进一步渲染了她的孤寂与愁绪,晚霞西沉,象征着时光流逝,而她的心绪也随之飘远。
李端虽未直接写出“思君”二字,但通过环境的描写与心理的刻画,将一位女子的深情与哀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含蓄而深远的情感表达,正是李端诗歌的一大特色。
在唐代众多描写闺情的作品中,《闺情》虽不似王维、杜甫等大家之作那样气势恢宏,却以其细腻入微的情感描写和清新脱俗的语言风格,在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现了李端作为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内心的复杂情感。
总的来说,《闺情》是一首充满柔情与哲思的小诗,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它不仅是李端个人才情的体现,也是唐代闺怨诗中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