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续写】我原以为,那年冬天之后,孔乙己便彻底消失在咸亨酒店的烟雾中。可谁曾想,几年后,我竟又在酒馆里听见他的声音。
那时我已长大,进了学堂,偶尔也会去酒馆打发时间。那天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木桌上,照得人暖洋洋的。正巧邻桌坐着几个读书人,谈笑风生,说些科举、功名之类的话。忽然,一个沙哑的声音从角落里传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众人一愣,转头望去,只见一个佝偻着背的老者坐在那里,衣衫褴褛,脸上满是尘土。他手里端着一碗酒,眼神却依旧清亮,仿佛还带着当年的傲气。
“这不是……孔乙己?”有人低声说道。
我心头一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曾经在酒馆里摇头晃脑、满口之乎者也的书生,如今竟落魄至此。他似乎也认出了我们,微微一笑,却没有说话,只是低头喝了一口酒。
后来我才知道,他并没有死。他在外漂泊多年,靠替人抄书为生,有时甚至给人教小孩识字。但终究是文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听说他曾试图参加科举,却因年纪太大,被主考官拒之门外。
有一次,我遇见他站在城门口,手里拿着几本旧书,神情落寞。他告诉我:“这世道变了,读书人也不再被人看重了。”我问他为何不改行,他笑了笑:“我这一辈子,只识得字,别的什么也不会。”
后来,我听闻他病重,躺在破庙里,无人问津。临终前,他仍念叨着:“君子谋道,不谋食。”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孔乙己不是死了,他是被这个社会抛弃了。
如今,每当我走进咸亨酒店,总会想起那个在角落里喝酒的老人。他的故事,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时代的荒唐与无奈。而我,也只能在心中默默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