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原文,注释,赏析】《瑶池》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一、原文
> 瑶池阿母绮窗开,
> 黄竹歌声动地哀。
> 玉楼歌断霓裳冷,
> 露冷风清夜未央。
二、注释
- 瑶池: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象征仙境或极乐世界。
- 阿母:即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 绮窗:华丽的窗户,形容瑶池宫殿的精美。
- 黄竹歌:典出《穆天子传》,指周穆王巡游时所唱的悲歌,象征人间的苦难与哀愁。
- 玉楼:指瑶池中的宫殿,象征仙界。
- 霓裳:古代舞曲名,常用于宫廷歌舞,此处指仙界的音乐。
- 露冷风清:描绘夜晚的清冷环境,烘托出孤寂与凄凉的氛围。
- 夜未央:夜还未尽,表示时间漫长,情绪悠长。
三、赏析
李商隐的这首《瑶池》看似写仙境之景,实则暗含深意。首句“瑶池阿母绮窗开”,描绘了仙境的华美景象,似乎在赞美神仙世界的美好。然而,第二句“黄竹歌声动地哀”却突然转调,引入人间的悲歌,暗示即使是仙境也无法摆脱人间的苦难与哀伤。
后两句“玉楼歌断霓裳冷,露冷风清夜未央”进一步渲染出一种空灵而孤寂的氛围。玉楼不再有欢歌,霓裳曲也已停歇,只剩下寒露和清风,衬托出一种超脱尘世却又难以入梦的惆怅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仙境与人间、繁华与冷落,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对理想世界的追寻。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无奈与失落的情绪,体现了李商隐诗歌中常见的婉约与沉郁风格。
四、总结
《瑶池》虽短,却寓意深远。它不仅是一首描写仙境的诗,更是一幅反映现实、寄托情怀的画卷。李商隐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欣赏其艺术美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