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宝宝》】一、活动目标:
1. 认识1-5的数字,能正确读出数字名称。
2. 能够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物体进行匹配。
3.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
- 数字卡片(1-5)
- 图片卡(如:1个苹果、2只小猫、3朵花等)
- 小玩具或实物(如积木、小球等)
- 白板或黑板
- 彩色贴纸或印章(用于奖励)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轻松愉快的语气引入:“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些新朋友,它们叫做‘数字宝宝’。你们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逐一展示,并带领幼儿一起朗读“1、2、3、4、5”,鼓励幼儿模仿发音。
2. 认识数字(10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卡,每张图片上都有不同数量的物品。例如:
- 一张图片上有1个苹果;
- 一张图片上有2只小猫;
- 一张图片上有3朵花;
- 一张图片上有4个气球;
- 一张图片上有5颗星星。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提问:“这是几个?”鼓励幼儿说出数量,并对应到相应的数字卡片上。
3. 游戏互动(15分钟)
游戏一:找数字宝宝
教师将数字卡片藏在教室的不同角落,让幼儿分组寻找,并找到后大声说出数字名称。
游戏二:配对小能手
教师准备数字卡片和图片卡,让幼儿将数字与对应的图片进行配对,完成后给予贴纸奖励。
4. 动手操作(10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小玩具或积木,让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数字,拿出相应数量的物品。例如:“请拿出3个积木”、“请拿出5个小球”。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数字,再次朗读数字名称,并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请你数一数家里有几盏灯、几把椅子,明天来和大家分享。”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可以设置“数字宝宝角”,投放数字拼图、数字贴纸等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和练习。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能够积极参与到各个环节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生活化的数学元素,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数学。
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常见句式,力求贴近实际教学场景,便于教师参考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