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硐室爆破】在矿山工程、隧道开挖以及大型土石方工程中,硐室爆破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爆破技术。它主要通过在岩体内部设置一定规模的装药硐室,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对岩石进行破坏和破碎,从而实现大规模的土石方开挖或岩体改造。本章将围绕硐室爆破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施工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硐室爆破的核心在于合理布置装药结构与起爆网络。根据工程需求,硐室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其形状、大小及位置均需结合地质条件和工程目标进行精确计算。通常情况下,硐室爆破适用于坚硬岩层或需要大面积开挖的场合,如露天矿开采、铁路隧道掘进等。
在设计阶段,工程师需要综合考虑岩石的物理性质、地质构造、地下水情况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的装药量是确保爆破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过多可能导致超挖或地表震动过大,过少则难以达到预期的爆破效果。因此,必须依据相关规范和经验公式进行科学计算。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钻孔、装药、填塞及起爆作业。特别是在装药环节,要确保炸药均匀分布,避免出现“盲区”或“过度集中”的现象。同时,起爆顺序和延时控制也直接影响爆破效果和安全性,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此外,硐室爆破还涉及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例如,爆破前应设立警戒区域,疏散无关人员;爆破后应及时检查现场,确认无残留未爆药或安全隐患。同时,还需关注爆破振动、飞石及空气冲击波等可能带来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和监测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硐室爆破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采用数字化爆破设计软件可以提高爆破方案的精度和效率;使用智能起爆系统则有助于提升爆破过程的可控性和安全性。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程效益,也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
综上所述,硐室爆破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技术,其成功实施依赖于科学的设计、严谨的施工和完善的管理。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技术方案,以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爆破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