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喜洋洋教案】一、活动主题:冬至到,喜洋洋
二、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与习俗,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通过动手制作、游戏互动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感受节日的快乐氛围。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体验“喜洋洋”的节日喜悦。
三、活动时间:
冬至当天或前后三天
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教室或户外活动区
五、适用年龄:
3-6岁幼儿
六、活动准备:
1. 冬至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如包饺子、吃汤圆等);
2. 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手工材料;
3. 节日背景音乐(如《春节序曲》《喜洋洋》等);
4. 简易饺子皮和馅料(可选用水果泥或蔬菜泥代替);
5. 小礼物或贴纸作为奖励。
七、活动流程:
1. 导入环节:听故事,知冬至(10分钟)
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幼儿介绍冬至的来历。例如:“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古人认为冬至是新年的开始,所以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比如吃饺子、团团圆圆过节。”
2. 观看视频:冬至的习俗(5分钟)
播放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不同地区在冬至时的习俗,如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等,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节日气氛。
3. 手工活动:喜洋洋小灯笼(15分钟)
引导幼儿用彩纸、吸管、毛线等材料制作“喜洋洋”风格的小灯笼。教师示范步骤,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意,完成后可以挂在教室里营造节日氛围。
4. 游戏环节:冬至大闯关(15分钟)
设计几个简单有趣的冬至主题小游戏,如:
- “饺子大作战”:用沙包投掷“饺子”,比谁投得准;
- “冬至知识问答”:提问关于冬至的问题,答对者获得小贴纸;
- “喜洋洋舞蹈”:播放轻快的音乐,带领幼儿跳简单的舞蹈动作。
5. 实践活动:小小厨师——包饺子(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用软质材料(如水果泥、面团)模仿包饺子的过程,体验动手的乐趣,同时学习冬至的传统饮食文化。
6. 总结分享:我眼中的冬至(5分钟)
邀请幼儿分享今天的活动感受,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并表达对冬至的期待。
八、延伸活动建议:
-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带孩子在家一起包饺子或做汤圆,拍摄照片发到班级群中分享。
- 区角活动:在美工区投放更多节日相关的材料,供幼儿继续创作。
- 阅读角:提供与冬至相关的绘本,如《冬至的故事》《中国节日绘本》等。
九、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冬至”为主题,结合了故事、手工、游戏、实践等多种形式,既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又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在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包饺子和制作灯笼环节,积极参与、乐在其中。今后可进一步拓展节日教育内容,让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十、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特别是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需有教师指导;
- 根据幼儿年龄调整活动难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
- 活动结束后及时整理场地,保持环境整洁。
结语:
冬至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份温暖的祝福。通过本次“冬至到,喜洋洋”主题活动,孩子们在欢笑中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在实践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真正做到了“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