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赏析,有没有大佬愿意带带我?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2 23:08:19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赏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全词以登临京口北固亭所见所感为切入点,借古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英雄人物的追思以及自身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这首词不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更体现了辛弃疾深厚的爱国情怀与历史使命感。

一、原文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赏析

1.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开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点明了作者登高望远时的历史感。孙权(字仲谋)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曾在京口一带建都,建立霸业。然而如今,英雄已逝,昔日的辉煌也随风而散。这种“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感慨,既是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也是对当下朝廷软弱无能的不满。

接着,“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一句,引出另一位历史人物——刘裕(字寄奴)。他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出身寒微却能建功立业,象征着英雄不问出身、奋发图强的精神。这一对比,凸显了作者对真正有作为的人物的敬仰,也暗含对当权者的批评。

2. 用典自然,情感深沉

全词多处运用典故,但并非堆砌,而是巧妙地融入词意之中。例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引用了刘义隆(宋文帝)北伐失败的史实,以此警示当权者不要轻率用兵,否则只会重蹈覆辙。而“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则描绘了北方异族统治下的景象,表达出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忧虑。

3. 结尾激昂,余韵悠长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全词的高潮部分。廉颇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晚年仍愿为国效力,却被排挤。辛弃疾借此自比廉颇,表达自己虽年老体衰,仍渴望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此句情感激越,令人动容,也体现了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艺术特色

-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全词从登楼所见写起,层层递进,由景入情,由古及今,情感真挚。

- 语言凝练,意象丰富:词中选用“斜阳草树”、“金戈铁马”等意象,营造出苍凉雄浑的意境。

- 情感真挚,思想深刻:词中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批判,更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具有极高的思想深度。

四、结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仅是辛弃疾词作中的杰作,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以豪放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展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壮志未酬的悲愤。读之令人感慨万千,回味无穷。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