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新更内容】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国家对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也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2024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最新修订内容,旨在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同时推动食品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此次修订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营养成分表更加明确
新标准要求所有预包装食品必须在标签上清晰标注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等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并以“100克(或100毫升)”为单位进行标示。此外,对于含有添加糖、反式脂肪酸等特殊成分的产品,也需在标签中明确标注,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健康的饮食选择。
二、配料表排序更加严格
根据新规,食品配料应按照其在产品中的含量由高到低排列,即“用量最多者排在最前”。这一规定有助于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主要成分,避免因成分不清而误食过敏源或不适宜的原料。
三、生产日期与保质期标注更规范
新版通则强调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标注方式,要求使用“见包装”或直接印制在包装上的形式,并且必须清晰可辨。同时,对于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企业需在包装上注明“此日期前食用最佳”等提示信息,以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感。
四、特殊食品标识更加醒目
针对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特殊类别,新标准要求在标签上使用醒目的字体和颜色进行区分,并标明适用人群及使用方法,确保消费者能够准确识别并合理使用。
五、鼓励企业使用绿色低碳标签
为了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新通则鼓励企业在标签中加入环保信息,如“绿色包装”、“可回收材料”等,引导消费者关注可持续消费理念,推动行业向环保方向发展。
总体来看,此次《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更新,不仅提升了食品标签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支持。同时,这也对食品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在产品质量、信息披露和责任担当方面不断进步。
作为消费者,在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应仔细阅读标签信息,尤其关注营养成分、配料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内容,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购买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