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5宝葫芦的秘密》课件(PPT(可)】教学《25 宝葫芦的秘密》
一、教材分析
《宝葫芦的秘密》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寓言故事,作者是张天翼。文章通过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因为得到了一个神奇的宝葫芦,从而获得各种愿望的实现,但最终却因贪心而陷入困境,最后明白做人要诚实、脚踏实地的道理。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寓意,体会人物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形象。
- 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 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归纳主题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懂得做人要诚实、勤劳,不能依赖外力实现愿望。
-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 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
- 难点:
-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不劳而获”的危害。
-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教学视频等。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宝葫芦”的传说或故事。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播放一段关于“宝葫芦”的动画片段,引发学生兴趣。
- 提问:“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宝葫芦’?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宝葫芦’的有趣故事——《宝葫芦的秘密》。”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 教师讲解生字词,如“秘密”、“幻想”、“贪婪”等。
- 请学生复述故事大意,教师适时补充。
3. 精读感悟(15分钟)
- 分段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 设计问题引导思考:
- 小男孩为什么想要一个宝葫芦?
- 宝葫芦给他带来了什么?
- 最后他为什么后悔了?
-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拓展延伸(10分钟)
- 讨论:“如果你有一个宝葫芦,你会用它来做什么?”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编写一个简短的小故事。
- 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不劳而获”的后果。
5. 总结升华(5分钟)
-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寓意:做人要诚实、勤奋,不能依靠外力实现愿望。
-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脚踏实地,努力拼搏。
六、作业布置
1. 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也有一个宝葫芦》,要求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和家长一起查找“宝葫芦”的民间故事,分享给同学听。
七、板书设计
```
《宝葫芦的秘密》
小男孩 → 得到宝葫芦 → 实现愿望
↓ ↓
贪心 → 失去朋友 → 后悔
↓
明白道理:诚实、勤劳最重要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阅读中积极参与,能够较好地理解文章主旨。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可以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九、附录
- 课文原文节选
- 生字词表
- 教学参考书目
PPT 课件建议:
- 使用简洁明快的背景图,配合动画效果增强课堂趣味性。
- 每页内容不宜过多,重点突出关键词句。
- 可加入互动环节,如“猜猜看”、“想一想”等,增加课堂参与感。
如需获取该课件(PPT),可前往相关教育资源平台进行下载或定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