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
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二、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下午14:30—16:00
三、活动地点:
学校各班级教室
四、参与对象:
全体初中学生及班主任
五、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认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文明礼仪,提升个人素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六、活动准备:
1. 班主任提前收集与文明礼仪相关的案例、视频资料;
2. 学生分组准备有关文明礼仪的小品或情景剧;
3. 教室布置温馨,黑板上书写主题标语;
4. 准备相关宣传材料和小奖品。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10分钟)
由班主任主持,简要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和意义,播放一段关于“文明礼仪”的短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2. 文明礼仪知识讲解(15分钟)
班主任结合实际生活,讲解以下
- 课堂礼仪: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尊重老师、遵守纪律;
- 课间礼仪: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注意安全;
- 餐饮礼仪:排队就餐、节约粮食、保持餐桌整洁;
- 社交礼仪:礼貌用语、主动问好、尊重他人。
3. 情景剧表演(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内容围绕日常生活中的文明与不文明行为,如:
- 在公交车上让座;
- 考试中诚实守信;
- 遇到同学困难时给予帮助;
- 不随意乱扔垃圾等。
4. 互动讨论(15分钟)
组织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 你身边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
- 你觉得哪些行为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文明有礼?
5. 文明礼仪承诺仪式(10分钟)
全班同学起立,共同宣读《文明礼仪承诺书》,承诺从自身做起,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落实到行动中。同时,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感悟。
八、活动延伸:
1. 班级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员”,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提醒与记录;
2. 鼓励学生撰写“我的文明日记”,记录自己每天的文明行为;
3. 定期开展“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活动,树立榜样。
九、注意事项:
1. 班主任要提前做好组织工作,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2. 学生应积极参与,认真配合;
3. 活动结束后,整理相关资料并存档。
十、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增强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构建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