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及其写作背景;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结构特点、历史发展和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二、教学重点:
- 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 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结构特点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难点:
-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巧;
-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资料、课文录音;
- 学生预习:通读课文,标注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几幅中国著名石拱桥的图片(如赵州桥、卢沟桥等),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桥有什么共同点吗?”引导学生观察桥的形状,引出“石拱桥”这一主题。接着介绍作者茅以升,简要说明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 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如“洨河”、“匀称”、“雄伟”等)。
3. 提问:文章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三)精读分析(20分钟)
1. 结构分析: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明确文章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的,先总体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再以赵州桥为例进行具体说明,最后总结其成就和影响。
2. 说明方法:
分析文章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赵州桥)、列数字(如桥长、桥宽)、打比方(如“像弓”)等,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形象性。
3. 语言赏析:
品读文中优美的语句,如“桥面两侧有石栏,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感受作者对石拱桥的赞美之情。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讨论:除了赵州桥,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石拱桥?它们有哪些特点?
2. 小组合作:查找资料,制作一份“我眼中的中国石拱桥”小报或PPT,分享给大家。
(五)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石拱桥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传统建筑,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六)布置作业(5分钟)
1. 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家乡的一座桥梁,要求运用本文中学到的说明方法。
2. 预习下一课内容,做好笔记。
六、板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 整体感知
3. 精读分析
4. 拓展延伸
5. 课堂小结
6. 作业布置
```
七、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并对中国古代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语言赏析和写作训练方面仍需加强,今后应多设计相关练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注:本教案为原创设计,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符合教学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