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课文《爱之链》教学设计范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课文《爱之链》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2 10:54:05

课文《爱之链》教学设计范文】一、教材分析

《爱之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感人至深的叙事性散文。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寒冷冬日里的温暖故事,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传递温情的美好情感。文中主人公乔伊在自己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帮助了另一位需要帮助的人——老妇人,而老妇人后来也以同样的方式帮助了一位年轻的女店员,形成了一个“爱的链条”。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情境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情感。

-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

- 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传递爱心,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三、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理解“爱之链”的象征意义,体会人物之间的互相关爱。

-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爱”是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不断传递的。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作者信息,思考“什么是爱”“你是否经历过被爱或给予爱的经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播放一段温馨的音乐,营造温暖氛围。

2. 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别人帮助你的事情?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爱’的文章——《爱之链》。”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 教师出示重点词语,如“寒风刺骨”“疲惫不堪”“暖意融融”等,进行讲解。

3. 小组讨论: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谁帮助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精读感悟(20分钟)

1. 分段精读课文,重点分析乔伊、老妇人、女店员三个主要人物的行为与心理。

2.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如“他把车停在路边,打开车灯,用冻僵的手指擦着挡风玻璃上的霜”,让学生体会乔伊的善良与坚韧。

3. 讨论:为什么乔伊会在自己困难的时候还去帮助别人?你觉得他的行为值得赞扬吗?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情境模拟:假设你是老妇人,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女店员,你又会怎么回应?

2. 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身边发生的“爱”的故事。

3. 教师总结:“爱”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爱的传递者。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回顾课文内容,强调“爱之链”的象征意义。

2. 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学会关爱他人,让爱不断传递下去。

六、作业布置

1.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身边的爱》,记录一件让你感动的小事。

2. 与家人一起分享课文中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七、板书设计

```

爱之链

乔伊 → 老妇人 → 女店员

↓ ↓

帮助帮助

爱的传递

```

八、教学反思(教师参考)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理解文本内涵。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训练,鼓励他们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对“爱”的理解与感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