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灯管理制度】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灯作为井下作业人员的重要照明工具,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和作业效率。为确保矿灯的正常使用、延长使用寿命,并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矿灯的基本要求
1. 矿灯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具备防爆性能,适用于煤矿井下环境。
2. 所有矿灯应统一编号管理,确保每盏灯都有明确的使用记录和责任人。
3. 每班次前,须对矿灯进行检查,确认其亮度、电池电量及外壳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
二、矿灯的发放与回收
1. 矿灯由专人负责发放,领取人需填写领用登记表,注明姓名、工种、领取时间等信息。
2. 下井前,必须确保矿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严禁携带损坏或电量不足的矿灯入井。
3. 作业结束后,矿灯应及时归还至指定地点,由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并记录使用情况。
三、矿灯的日常维护
1. 各单位应定期组织矿灯的清洁与保养工作,防止灰尘、水分进入内部影响使用。
2. 对于长期不使用的矿灯,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避免电池过度放电或腐蚀。
3. 定期对矿灯充电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充电过程安全可靠,防止因充电不当引发事故。
四、矿灯的使用纪律
1. 严禁私自拆卸、改装矿灯,不得将矿灯用于非工作用途。
2. 作业人员应爱护矿灯,发现故障应立即上报,不得擅自处理。
3. 对于遗失或人为损坏矿灯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五、培训与考核
1. 新上岗人员必须接受矿灯使用与管理的相关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定期组织矿灯使用知识的再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将矿灯管理纳入班组安全管理考核体系,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由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完善。各基层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确保矿灯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通过严格执行矿灯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提升井下作业的安全性,还能有效降低设备损耗,提高工作效率,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