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资打假督查情况报告】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资产品质量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国家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并组织专项督查工作,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市场秩序稳定有序。
本次督查行动由农业农村部牵头,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对全国范围内的农资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围绕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关键农资产品,深入基层一线,走访企业、经销商和农户,了解实际经营情况,排查潜在风险点。
督查过程中发现,多数地区农资市场整体秩序良好,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有所增强,但仍存在个别违法行为,如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问题。对此,督查组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相关单位限期落实整改措施。
此外,针对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监管力量薄弱的现状,督查组还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举报机制和信用评价体系,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了对农资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其法律意识和质量责任意识。
在此次督查中,各地也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方式,如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风险预警、推广追溯系统以实现产品来源可查等,有效提升了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总体来看,全国农资打假督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农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