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随笔散文】中秋,是月亮最圆的时候,也是人心最柔软的时节。每年这个时候,无论身处何地,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人拉回故乡,或是唤起对家的思念。或许正是因为那一轮明月,让无数漂泊的灵魂,在夜深人静时,悄悄想起旧日的灯火与亲人的笑语。
小时候的中秋,是母亲手作的月饼,是父亲在院子里点燃的灯笼,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听老人讲嫦娥奔月的故事。那时的月光,似乎比现在更亮,更温柔。如今,虽然科技发达,信息便捷,可那种简单而纯粹的节日氛围,却渐渐被生活的忙碌所取代。
现代人过中秋,常常是朋友圈里的“赏月打卡”,是外卖盒里的月饼,是视频通话中的一句“中秋快乐”。我们不再像从前那样,花一整天时间准备节日的仪式,也不再为一块月饼而等待许久。但或许,这正是时代的变迁,是生活节奏的必然结果。
然而,中秋的意义,从来不只是吃月饼、赏月亮那么简单。它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对团圆的渴望,是对过往的怀念。在异乡的人,望着同一轮明月,心中涌起的或许是孤独,也或许是深深的归属感。那一份思念,穿越千山万水,只为与亲人共享片刻的温暖。
今年的中秋,我选择放下手机,关掉灯光,独自坐在窗前,看那轮圆月缓缓升起。没有喧嚣,没有浮躁,只有内心的宁静与思绪的流淌。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个有父母陪伴的夜晚,回到了那个用眼神就能传递温情的年代。
或许,真正的中秋,不在于形式的繁复,而在于心灵的共鸣。愿每一个在中秋之夜抬头望月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