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九日和韩魏公》原文及赏析】在宋代众多文人墨客中,苏洵虽不如其子苏轼、苏辙那样广为人知,但他在文学与政治上的成就同样不可忽视。他与当时的文坛名士多有交往,其中便包括韩魏公——即韩琦。苏洵曾多次与韩琦唱和,留下了不少诗作。其中一首《九日和韩魏公》便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展现了苏洵对时局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
一、原文
九日和韩魏公
九日登高思旧游,
西风满袖不胜秋。
黄花已老人先老,
白发犹存志未休。
世路浮沉皆自取,
功名成败本无求。
何当共醉南山下,
笑指云山作酒筹。
二、诗意解析
这首诗是苏洵在重阳节(九日)时,因感怀旧友韩魏公而作。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联“九日登高思旧游,西风满袖不胜秋”,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重阳登高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习俗,而诗人却在此时怀念旧友,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西风满袖”不仅写出了秋风的萧瑟,也暗示了内心的孤寂。
颔联“黄花已老人先老,白发犹存志未休”,则是对自身境遇的直接抒发。黄花象征着秋天,也暗喻年华老去;“白发犹存志未休”则表现出诗人虽年事渐高,却依然心怀抱负,不愿放弃理想。
颈联“世路浮沉皆自取,功名成败本无求”,是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他认为世事变迁多由自己选择所决定,而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应过分执着。
尾联“何当共醉南山下,笑指云山作酒筹”,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他希望与好友韩魏公一同饮酒赏景,在自然之中忘却尘世纷扰,体现出一种超然洒脱的人生态度。
三、艺术特色
1. 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整首诗情感细腻,既有对旧友的思念,也有对人生的感悟,读来令人动容。
2. 语言简练,含蓄蕴藉:苏洵的语言风格一贯简洁有力,此诗亦是如此,没有过多修饰,却意味深长。
3. 哲理深厚,富有启发性:诗中蕴含着对人生、仕途、友情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九日和韩魏公》不仅是苏洵与韩魏公友情的见证,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它反映了作者在仕途坎坷、人生多变之际,仍能保持豁达心境与坚定信念的精神风貌。虽然苏洵在历史上不如其子那般声名显赫,但他留下的这些作品,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