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之《已凉》】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有一首看似不起眼却意境深远的小诗——《已凉》。它虽未被广泛收录于“唐诗三百首”经典选本之中,但其细腻的情感与深沉的意境,却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已凉》的作者是李商隐,这位晚唐时期的诗人,以婉约含蓄、情感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借景抒情,借物寄意,语言精炼而意味深长。《已凉》正是这样一首典型的代表作。
全诗如下:
> 碧瓦先寒露,青门已暮云。
> 风吹花落尽,雨打叶声闻。
> 独坐空庭夜,孤灯照客心。
> 人间无此景,唯有梦中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坐的情景,通过“碧瓦”、“青门”、“风”、“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诗中“已凉”二字,既是天气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他独自坐在空荡的庭院中,望着微弱的灯光,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李商隐的诗往往不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自然景象和日常细节来传达内心的感受。在这首《已凉》中,他没有直白地诉说孤独,而是用“独坐空庭夜”、“孤灯照客心”这样的句子,让读者在静谧的夜晚中感受到那份难以言说的寂寞。
此外,诗中“人间无此景,唯有梦中寻”一句,更是点睛之笔。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在现实中无法得到的东西,只能寄托于梦境之中。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正是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魅力所在。
虽然《已凉》并未被列入传统意义上的“唐诗三百首”,但它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它不仅是李商隐个人情感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个缩影。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读一读这样的诗,或许能让我们重新感受那份宁静与深邃。
总之,《已凉》是一首值得一读再读的诗,它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最深刻的情感。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读一首诗,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修养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