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押题:我做故我在】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思想家、哲学家曾对“存在”与“行动”的关系进行过深刻的探讨。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海德格尔的“存在先于本质”,再到现代人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我做故我在”这一命题,正逐渐成为当代青年思考人生意义的重要方向。
“我做故我在”,并非简单的“做事即存在”,而是强调个体通过实际行动去塑造自我、实现价值的过程。在这个信息爆炸、选择纷繁的时代,许多人在迷茫中徘徊,在焦虑中挣扎。他们或许知道“我要做什么”,却常常缺乏“我去做什么”的勇气和决心。而“我做故我在”正是对这种状态的一种回应:只有真正去行动,才能让生命变得真实、有重量。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人空有理想,却从未付诸实践;有人满腹才华,却因害怕失败而止步不前。他们的存在仿佛只是时间的流逝,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相反,那些敢于行动的人,哪怕起点低微,也能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正如古人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次小小的行动,都是通向成功的基石。
“我做故我在”也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结果的大小,而在于过程中的坚持与努力。一个人是否被记住,不是因为他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因为他曾经如何努力地生活过、奋斗过。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劳动者,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持梦想的追梦人,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无声的证明。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年轻人更需要一种“行动力”的觉醒。与其在虚拟世界中沉溺,不如走出舒适区,去体验、去尝试、去改变。每一个行动,都是对自我的一次确认;每一次坚持,都是对生命的一次礼赞。
总之,“我做故我在”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它告诉我们,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被动地接受命运,而在于主动地去创造、去实现。只有当你真正去做,你才会有存在的感觉;只有当你不断前行,你才会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