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张九龄)】夜深人静,一轮明月高悬天际,清辉洒落人间。此时此刻,独自倚窗而立,望着那轮皎洁的月亮,心中不由泛起阵阵思绪。古人常以月寄情,借景抒怀,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正是这样一首寄托思念、表达情怀的佳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开篇两句便描绘出一幅辽阔而静谧的画面:海面上升起一轮明月,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能在同一时刻仰望这轮明月。诗人没有直接写自己如何望月,而是从广阔的空间入手,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天地之间,使整首诗显得大气磅礴,意境深远。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两句则转入内心情感的描写。诗人感叹,那些心怀爱意的人,往往会在漫长的夜晚中感到孤独与思念。他们整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只因对远方之人深深的牵挂。这里的“情人”可以是恋人,也可以是亲人、朋友,甚至是对故乡的眷恋。诗人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最真挚的情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为了更清晰地欣赏月色,诗人熄灭了灯烛,却更加珍惜这满室的月光。他披上外衣,感受到夜露的湿润,仿佛连空气都充满了思念的气息。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深情。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期盼。他想要把这满手的月光送给远方的人,却又觉得太过虚无缥缈;于是只能回到床上,在梦中期待与那人重逢的日子。这种既现实又梦幻的情感交织,让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希望。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虽短短数句,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月亮的诗,更是一首关于思念、距离与期望的诗。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便捷,但那份对远方之人的牵挂与思念,依然未曾改变。无论是通过电话、视频,还是文字,我们依旧在寻找一种方式,去表达那份无法言说的情愫。
望月怀远,不只是对月亮的凝望,更是对人心深处那份柔软情感的回望。愿你我皆能在这浩瀚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温暖与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