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ldquo及若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及rdquo及下一句是什么)】“若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句出自《论语》的经典语句,常被用来形容人在面对众多选择时,应懂得取舍、专注当下。然而,许多人可能只知前半句,却不知它的完整出处和下一句是什么。
实际上,“若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并非出自《论语》,而是源自佛教典籍《维摩诘经》中的一则故事。在佛经中,这句话的原意是比喻众生虽有无尽的烦恼与欲望,但只要能抓住一个修行的契机,便可获得解脱。后来,这句话被文人雅士引用,逐渐演变为一种生活哲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专注。
那么,这句话的下一句到底是什么呢?根据传统说法,并没有明确的“下一句”。但有一种常见的引申说法是:“人生如梦,我亦如梦。” 这种说法并非出自经典文献,而是在后世流传中演变而来,用于表达对人生虚幻与短暂的感悟。
不过,也有人认为“若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完整版本应为:“若水三千,不取一瓢;若心一念,可渡众生。” 这是一种更具哲理性的解读,强调内心的坚定与智慧的重要性。
无论是哪种说法,这句古语都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不必贪多求全,只需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便能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安宁。
因此,当我们再次听到“若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时,或许可以不再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而是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让这句话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