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曲中闻折柳全诗的解释】“此夜曲中闻折柳”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全诗如下:
>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春夜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思绪随之飘向远方,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谁家玉笛暗飞声”,写的是不知是谁家的玉笛在夜晚悄然吹响,声音轻柔而悠远。次句“散入春风满洛城”,说明这笛声随着春风飘荡,传遍了整个洛阳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第三句“此夜曲中闻折柳”,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折柳”是古代的一种习俗,古人送别时常用柳枝表示留恋和惜别之意,因此“折柳”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乡。在这首诗中,诗人听到笛声中带有“折柳”的曲调,顿时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情感。
最后一句“何人不起故园情”,意思是:在这个夜晚,又有谁能不激起对故乡的思念呢?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也是全诗的主题所在——借景抒情,表达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一个普通的夜晚场景,表达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它不仅是一首描写音乐的诗,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佳作。李白以他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总的来说,“此夜曲中闻折柳”不仅是对音乐的描写,更是对人生情感的深刻体悟。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常常回望自己的心灵,珍惜那份对故土、对亲人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