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做个受欢迎的人辽大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什么是“受欢迎”的人,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和沟通方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境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同理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集体归属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受欢迎”的标准,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表达自己。
-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技巧,克服害羞或胆怯心理。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情景图片、角色扮演道具。
- 学生准备:提前思考自己在班级中是否被同学喜欢,有哪些优点或不足。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你身边有没有特别受欢迎的同学?你觉得他们为什么受欢迎?”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引出课题——“做个受欢迎的人”。
2. 新课讲授(15分钟)
(1)什么是受欢迎的人?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场景中受欢迎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讨论:受欢迎的人通常具备哪些特点?如:友善、乐于助人、善于倾听、有礼貌等。
(2)受欢迎的秘诀
教师总结并讲解几个关键点:
- 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
- 善于倾听,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
- 表达清晰,用语言传递善意;
- 保持微笑,展现积极的态度;
- 乐于助人,主动关心同学。
3. 情景模拟(10分钟)
教师设置几个常见校园情境,如:
- 同学遇到困难时,你该如何帮助?
- 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如何化解?
- 在课堂上发言时,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小组讨论(10分钟)
问题引导:
- 你在平时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可能让别人不喜欢你?
- 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又该怎样做?
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真诚表达。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受欢迎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和练习获得的。鼓励学生从今天开始,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更受欢迎的人。
五、作业布置:
请每位同学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写出自己想改变的行为和未来的目标。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互动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部分学生在表达自我方面仍较为拘谨,今后可在课堂中多设计开放性话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逐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备注: 本教案根据辽大版教材内容编写,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重实践与体验,旨在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