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实录及点评】一、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与怀念之情。
2. 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 感受鲁迅先生关心他人、正直勇敢、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通过“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等事件体现鲁迅先生的形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鲁迅先生的品格及其在当时社会中的意义。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回忆性散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周晔写的,她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对伯父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爱国者。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初读课文(10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中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情?你从中感受到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朗读课文后,教师提问:
- 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 这些事情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品质?
学生回答:
- “谈碰壁”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智慧。
- “救护车夫”体现了他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关爱。
- “关心女佣”展示了他平易近人、善解人意的一面。
精读品析(20分钟)
教师:我们来重点分析“谈碰壁”这一段。鲁迅先生为什么说“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总结:
- 鲁迅先生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
- 他借“碰壁”比喻革命者的艰难处境,表现出他的机智与深沉。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救护车夫”的情节:
- 鲁迅先生亲自为车夫包扎伤口,还送钱给他。
- 这说明鲁迅先生不仅有学问,更有仁爱之心。
再分析“关心女佣”部分:
- 鲁迅先生对女佣非常体贴,叮嘱她多休息。
- 表现出他对身边人的关怀和尊重。
拓展延伸(10分钟)
教师:鲁迅先生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他留下的精神和作品依然影响着我们。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的精神?
学生发言:
- 学习他敢于批判不公、坚持真理的精神。
- 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 勤奋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几个生动的事例,了解了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榜样。希望同学们能够从鲁迅先生身上汲取力量,做一个有担当、有爱心的人。
二、课堂点评
本节课围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展开,教学设计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注重学生的参与与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分析,帮助他们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特别是在分析“谈碰壁”“救护车夫”等片段时,教师能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感悟鲁迅先生的智慧与情怀,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同时,课堂也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思想上的熏陶,激发了他们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整堂课既落实了语文知识的教学目标,又实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是一节富有实效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