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古人谈读书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古人谈读书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这个坑怎么填啊?求大佬带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07:10:07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古人谈读书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是培养学生语言感知力、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其中,“古人谈读书”这一主题,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学习的态度与感悟,也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本文将围绕“古人谈读书”相关古诗文的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及配套试题进行系统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文本,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一、原文

《古人谈读书》选自《论语》及其他古代文献中的经典篇章,如:

1. 《论语·为政》:“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劝学》(荀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这些篇章虽出自不同作者,但都围绕“读书”这一主题展开,表达了古人对学习的重视与追求。

二、注释

1. 学而时习之:学习后经常温习,是否令人愉悦?

2. 有朋自远方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3.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气,这难道不是君子的表现吗?

4. 吾尝终日而思矣:我曾经整天思考。

5.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片刻的学习收获大。

6. 吾尝跂而望矣:我曾经踮起脚尖远望。

7.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不如登上高处看得更远。

8. 余幼时即嗜学:我小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

9.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家里贫穷,无法买书来看。

10.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借书。

三、翻译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了知识并时常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

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气,这难道不是君子的风范吗?

4.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所得多。

5.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踮起脚尖远望,却不如站在高处看得更远。

6. 余幼时即嗜学。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学习。

7.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家里贫穷,没有钱买书看。

8.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每次都向有藏书的人借书,亲手抄写,约定日期归还。

四、赏析

这些古诗文虽然篇幅不长,但语言精炼、思想深刻,反映了古人对学习的执着与热爱。孔子强调“学而时习”,说明学习不仅仅在于获取知识,更在于不断巩固与内化;荀子则通过比喻,指出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宋濂则以自身经历讲述求学之苦,激励后人珍惜学习机会。

这些文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五、试题示例

一、选择题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

A. 《道德经》

B. 《论语》

C. 《孟子》

D. 《庄子》

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A. 学习比思考更重要

B. 思考比学习更重要

C. 空想不如实践

D. 学习要持之以恒

二、填空题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愠”的意思是________。

2.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提到自己“________”,表现了他勤奋好学的精神。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说明“学而时习之”这句话的含义。

2. 荀子在《劝学》中是如何论证“学习的重要性”的?请结合原文内容回答。

六、结语

“古人谈读书”不仅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学习精神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些经典篇章的深入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能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同感。希望广大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人智慧,坚定求知信念,成为真正的“读书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