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九成宫醴泉铭》释文及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九成宫醴泉铭》释文及翻译,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08:58:09

《九成宫醴泉铭》释文及翻译】《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书的楷书碑刻,被誉为“楷书之祖”,其字体端庄严谨、结构匀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此碑文为唐太宗李世民所撰,记述了九成宫内发现醴泉(甘美的泉水)的经过及其象征意义,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一、原文释文

九成宫醴泉铭

朕闻: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利。君子以仁义为本,故能保其位而得其民。今我高祖神武皇帝,受命于天,应运而兴,扫六合之尘,定九州之乱。太宗文武圣皇帝,承天继统,光昭前烈,四夷宾服,万邦来朝。

时维贞观六年,岁在壬午,孟秋既望,余巡游于九成宫。观其山川之秀,林木之茂,实乃帝王之都也。于是登高而望,见其地势险峻,水脉清冽,遂命工役,凿石开渠,以通其流。俄而有泉涌出,其味甘美,名曰“醴泉”。

嗟乎!此泉之出,岂非天赐?盖圣人之德,感召神明,是以灵泉自至,润泽四方。夫醴泉者,非独润土,亦所以养民。昔者周穆王游于瑶池,享八骏之乐;汉武帝筑建章宫,求神仙之术。然皆未能久享其福,惟我大唐,国祚永昌,黎庶安康。

谨铭曰:

“九成之宫,肇基帝业。

醴泉之出,昭示天命。

圣德所至,灵贶斯应。

千载不朽,永垂鸿名。”

二、白话翻译

我听说:天地之间最大的美德是生育万物,圣人最珍贵的宝物是地位。怎样才能守住地位?靠仁爱;怎样才能聚集百姓?靠利益。君子以仁义为根本,因此能够稳固地位并得到民心。

如今我的高祖神武皇帝,受命于天,顺应时势而兴起,扫除天下混乱,平定九州动荡。太宗文武圣皇帝继承天命,发扬光大先祖的功业,四方蛮夷归附,万国来朝。

当时正值贞观六年,壬午年,初秋的某一天,我巡视九成宫。看到这里的山川秀丽,树木繁茂,确实是一处帝王居住之地。于是我登上高处远眺,发现这里的地形险要,水脉清澈,便命令工匠凿石开渠,引水通流。不久之后,有一股泉水涌出,味道甘甜,被称为“醴泉”。

啊!这泉水的出现,难道不是上天的恩赐吗?大概是因为圣人的德行感动了神明,所以灵异的泉水自然出现,滋润四方。醴泉不仅滋润土地,更养育百姓。从前周穆王在瑶池游玩,享受八骏的快乐;汉武帝修建建章宫,寻求神仙之术。但他们都未能长久享受福分,只有我们大唐,国运长久,百姓安居乐业。

因此铭文写道:

“九成宫的建立,奠定了帝王的事业。

醴泉的出现,昭示着天命的降临。

圣人的德行所到之处,祥瑞自然显现。

千秋万代,名声永存。”

三、结语

《九成宫醴泉铭》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历史文献。它体现了唐代政治与文化的高度融合,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天命与道德的深刻思考。通过这篇碑文,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欧阳询书法的精湛技艺,更能体会到古代帝王对国家治理与民生福祉的重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