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题调研的报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我单位于近期组织开展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题调研工作。本次调研旨在深入查找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国家对扶贫资金的投入持续加大,扶贫项目覆盖面不断拓宽,但与此同时,个别地区仍存在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项目管理不到位、干部作风不实等问题,影响了脱贫攻坚成效和群众满意度。为此,开展此次专题调研,旨在全面掌握当前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摸清底数、找准症结,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二、调研方式与范围
本次调研采取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覆盖全县(市/区)10个乡镇、20个行政村,重点围绕扶贫资金分配、项目实施、政策落实、干部履职等方面展开。调研对象包括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村“两委”干部、贫困户代表等,共收集有效问卷300余份,召开座谈会15场次,访谈相关人员60余人。
三、发现的主要问题
1. 扶贫资金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部分村在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公开透明机制,存在资金拨付滞后、使用不规范、财务报销不完整等问题,个别村干部存在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现象。
2. 项目管理不够规范
部分扶贫项目存在立项不科学、施工进度缓慢、验收流于形式等问题,导致项目效益未能充分发挥,群众获得感不强。
3. 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
个别干部存在责任意识淡薄、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漂浮等问题,存在“走过场”“应付检查”等现象,影响了扶贫工作的实际成效。
4. 群众参与度不高
部分群众对扶贫政策了解不深,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一些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
四、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对扶贫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思想;二是制度执行不严格,相关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健全;三是基层能力有待提升,部分村干部业务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管理能力;四是群众监督渠道不畅,缺乏有效的反馈和举报机制。
五、对策建议
1. 强化思想教育,筑牢廉洁防线
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廉政教育和作风建设,定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增强干部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2.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管理
建立健全扶贫资金使用和监管制度,推行阳光操作,做到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可追溯。
3. 加强监督检查,压实主体责任
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对扶贫领域的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形成有力震慑。
4.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增强群众参与
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指导,提升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扶贫监督。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单位将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加强对扶贫领域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地见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特此报告。
调研单位:XXX
日期: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