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袁宏道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语言生动著称。他笔下的西湖,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也流露出他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西湖游记二则》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记录了他在西湖游览时的所见所感,情感真挚,文字优美。
一、原文
第一则:
余尝游于西湖,每至春日,必往观之。湖光潋滟,山色空蒙,烟波浩渺,舟楫往来,人声鼎沸,诚为胜境也。余独爱其晴日,风清气朗,水明山秀,若画中景,若诗中意。或泛舟而行,或倚石而坐,心旷神怡,忘却尘世之扰。
然亦有风雨之时,云雾迷蒙,舟不可渡,人皆避之。余独喜其雨中之景,烟波浩渺,山影朦胧,如梦如幻,别有一番风味。盖天地之间,无物不美,惟人心有所偏耳。
第二则:
余又尝于夏月游西湖,湖面如镜,荷花映日,香气袭人。游人如织,或泛舟赏荷,或登岸观景,笑语盈盈,乐在其中。余独好其幽静之处,择一柳荫之下,独坐静思,心随流水而去,意与云霞同飞。
忽有渔舟自远而来,老翁执篙而歌,歌声悠扬,似诉说人生百味。余闻之,不觉动容,叹曰:“此间真趣,岂非天赐?”
二、翻译
第一则:
我曾经多次游览西湖,每当春天到来时,必定前去观赏。湖面波光粼粼,山峦苍翠朦胧,烟雾缭绕,船只来往不断,人群熙熙攘攘,真是一个绝佳的地方。我特别喜欢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水清山秀,仿佛一幅画卷,又似一首诗。有时乘船而行,有时靠石而坐,心情舒畅,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然而也有下雨的时候,云雾弥漫,船只无法前行,人们都纷纷避开。我却喜欢雨中的景色,烟波浩渺,山影模糊,如梦如幻,另有一番情趣。原来天地之间,万物皆美,只是人心有所偏向罢了。
第二则:
我又曾在夏天游览西湖,湖面平静如镜,荷花映照着阳光,香气扑鼻。游客络绎不绝,有的乘船赏荷,有的上岸观景,欢声笑语不断,乐在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那幽静的地方,选择一棵柳树下,独自坐着沉思,心随着流水飘远,思绪与云霞一同飞扬。
忽然有一艘渔船从远处驶来,老翁拿着船桨唱着歌,歌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种种滋味。我听了之后,不禁感动,感叹道:“这里的乐趣,难道不是上天赐予的吗?”
三、对照翻译(逐句对照)
| 原文 | 翻译 |
|------|------|
| 余尝游于西湖,每至春日,必往观之。 | 我曾多次游览西湖,每当春天到来时,必定前去观赏。 |
| 湖光潋滟,山色空蒙,烟波浩渺,舟楫往来,人声鼎沸,诚为胜境也。 | 湖面波光粼粼,山峦苍翠朦胧,烟雾缭绕,船只来往不断,人群熙熙攘攘,真是一个绝佳的地方。 |
| 余独爱其晴日,风清气朗,水明山秀,若画中景,若诗中意。 | 我特别喜欢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水清山秀,仿佛一幅画卷,又似一首诗。 |
| 或泛舟而行,或倚石而坐,心旷神怡,忘却尘世之扰。 | 有时乘船而行,有时靠石而坐,心情舒畅,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
| 然亦有风雨之时,云雾迷蒙,舟不可渡,人皆避之。 | 然而也有下雨的时候,云雾弥漫,船只无法前行,人们都纷纷避开。 |
| 余独喜其雨中之景,烟波浩渺,山影朦胧,如梦如幻,别有一番风味。 | 我却喜欢雨中的景色,烟波浩渺,山影模糊,如梦如幻,另有一番情趣。 |
| 盖天地之间,无物不美,惟人心有所偏耳。 | 原来天地之间,万物皆美,只是人心有所偏向罢了。 |
| 余又尝于夏月游西湖,湖面如镜,荷花映日,香气袭人。 | 我又曾在夏天游览西湖,湖面平静如镜,荷花映照着阳光,香气扑鼻。 |
| 游人如织,或泛舟赏荷,或登岸观景,笑语盈盈,乐在其中。 | 游客络绎不绝,有的乘船赏荷,有的上岸观景,欢声笑语不断,乐在其中。 |
| 余独好其幽静之处,择一柳荫之下,独坐静思,心随流水而去,意与云霞同飞。 | 我最喜欢的是那幽静的地方,选择一棵柳树下,独自坐着沉思,心随着流水飘远,思绪与云霞一同飞扬。 |
| 忽有渔舟自远而来,老翁执篙而歌,歌声悠扬,似诉说人生百味。 | 忽然有一艘渔船从远处驶来,老翁拿着船桨唱着歌,歌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种种滋味。 |
| 余闻之,不觉动容,叹曰:“此间真趣,岂非天赐?” | 我听了之后,不禁感动,感叹道:“这里的乐趣,难道不是上天赐予的吗?” |
四、结语
袁宏道的《西湖游记二则》,不仅是对西湖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他对生活、对世界的感悟。他用细腻的笔触,将西湖的四季之美娓娓道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无论是晴日还是雨中,无论是春日还是夏日,西湖在他眼中都是美的化身,是心灵的归宿。
读他的文章,不只是在读风景,更是在读一种心境,一种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