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教案】一、教学
人教版(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秋月儿圆》中的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会演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 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中表达的亲情与节日氛围。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听赏、模仿、合作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参与感。
- 引导学生在学唱过程中体会歌曲的情感内涵,增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感恩之情,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与艺术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歌曲的旋律掌握与歌词的理解。
- 难点: 歌曲中“转调”部分的准确演唱及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电子琴、歌曲音频、图片资料等。
- 学生准备:预习歌曲,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教师播放一段中秋节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中秋节的习俗,如赏月、吃月饼、家人团聚等。
- 提问:“你们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吗?”“你们家里有没有人亲手做过月饼?”
-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关于中秋节的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2. 新授歌曲(15分钟)
- 听赏歌曲: 教师播放《爷爷为我打月饼》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 朗读歌词: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朗读歌词,理解每句的意思,特别是“爷爷为我打月饼”这句,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亲情。
- 学唱歌曲:
- 分段教唱,注意歌曲中的转调部分(如“月亮婆婆笑眯眯”这一句),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 鼓励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 采用分组练习、男女对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 情感体验与拓展(10分钟)
- 讨论交流:
- “你觉得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如果你是歌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感谢爷爷?”
- 情景表演:
- 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歌词内容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如“爷爷打月饼”“小朋友开心地吃月饼”等,增强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 文化延伸:
- 教师简要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巩固与总结(5分钟)
- 复习歌曲: 教师带领学生齐唱一遍《爷爷为我打月饼》,巩固所学内容。
- 课堂小结: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中的亲情与节日氛围。
-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分享这首歌曲,感受家庭的温暖。
六、作业布置:
- 回家后向家人学唱《爷爷为我打月饼》,并录制一段演唱视频,下节课分享。
- 观察中秋节期间家中是否有人制作月饼,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为主线,结合中秋节主题,注重情感教育与音乐实践相结合。通过听、唱、演、说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结合地方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