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设计说明书示例】一、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详细设计说明书旨在为系统开发团队提供清晰的模块划分、功能实现方式及接口定义,确保开发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的技术方案进行,同时为后续测试与维护提供依据。
1.2 项目背景
本系统是为某企业内部管理平台提供数据处理与展示功能的模块化组件。其主要目标是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优化用户操作体验,并支持多平台访问。
1.3 文档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系统开发阶段,涵盖核心功能模块的设计逻辑、技术实现路径、接口规范以及相关依赖关系。
1.4 参考资料
- 《软件工程导论》
- 《系统架构设计指南》
- 《数据库设计规范》
- 《用户需求说明书》(V1.0)
二、系统概述
2.1 系统结构
本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层:
- 表现层:负责用户界面展示与交互。
- 业务逻辑层:处理业务规则和数据处理逻辑。
- 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的交互,执行增删改查操作。
- 外部接口层:提供对外服务接口,支持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2.2 模块划分
系统共分为以下几个核心模块:
| 模块名称 | 功能描述 |
|----------|----------|
| 用户管理模块 | 实现用户注册、登录、权限控制等功能 |
| 数据采集模块 | 负责从不同来源获取并清洗原始数据 |
| 数据处理模块 |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加工 |
| 数据展示模块 | 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或报表形式展示 |
| 接口服务模块 | 提供RESTful API供其他系统调用 |
三、模块详细设计
3.1 用户管理模块
3.1.1 功能说明
该模块用于管理用户账户信息,包括注册、登录、密码修改、角色分配等。
3.1.2 数据结构设计
- 用户表(User)
- id:主键
- username:用户名
- password:加密后的密码
- role:用户角色(如管理员、普通用户)
- status:用户状态(激活/冻结)
3.1.3 接口设计
- `POST /api/user/register`:用户注册接口
- `POST /api/user/login`:用户登录接口
- `PUT /api/user/update`:更新用户信息接口
3.1.4 流程图
[此处插入流程图,描述用户注册与登录的流程]
3.2 数据采集模块
3.2.1 功能说明
该模块负责从外部系统或本地文件中提取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统一格式后存入中间数据库。
3.2.2 数据源类型
- CSV 文件
- JSON 数据流
- 第三方API接口
3.2.3 数据处理逻辑
- 数据校验:检查字段完整性与格式正确性
- 数据清洗:去除无效数据、处理缺失值
- 数据映射:将不同来源的数据映射到统一模型
3.2.4 接口设计
- `GET /api/data/source/list`:获取可用数据源列表
- `POST /api/data/import`:触发数据导入任务
四、系统接口说明
4.1 内部接口
- 数据访问接口:由数据访问层提供,供业务逻辑层调用。
- 日志记录接口:用于记录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操作和异常信息。
4.2 外部接口
- RESTful API:提供给前端或其他系统调用,支持JSON格式通信。
- Webhook接口:用于接收第三方系统推送事件。
五、数据库设计
5.1 数据库结构
系统使用MySQL作为主数据库,包含以下主要表:
| 表名 | 说明 |
|------|------|
| user | 用户信息表 |
| data_source | 数据源配置表 |
| log | 系统日志表 |
| processed_data | 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表 |
5.2 数据关系图
[此处插入ER图,展示各表之间的关联关系]
六、非功能性需求
6.1 性能要求
- 单个请求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
- 支持每秒100次以上的并发请求
6.2 安全性要求
- 所有用户密码必须使用哈希算法加密存储
- 接口调用需通过Token验证
6.3 可维护性要求
- 代码结构清晰,模块之间耦合度低
- 提供完善的日志记录机制
七、版本历史
| 版本号 | 修改内容 | 修改人 | 修改日期 |
|--------|----------|--------|----------|
| V1.0 | 初稿完成 | 张三 | 2025-04-05 |
| V1.1 | 增加接口说明 | 李四 | 2025-04-08 |
八、附录
8.1 术语表
- RESTful API:一种基于HTTP协议的接口设计风格,强调资源的表示和操作。
- 哈希算法:一种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字符串的算法,常用于密码加密。
8.2 参考文献
- 《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
- 《高性能MySQL》
编写人:张三
审核人:李四
发布日期: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