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阅读练习及答案】《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边塞征战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研究岑参边塞诗风格的重要作品之一。
一、原文
> 强欲登高去,
> 无人送酒来。
> 遥怜故园菊,
> 应傍战场开。
二、阅读理解题
1. 本诗的作者是谁?他属于哪个朝代?
答: 作者是岑参,他是唐代的诗人。
2. “强欲登高去”中的“强欲”是什么意思?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 “强欲”意为勉强想要。“强欲”反映出诗人虽然有登高的愿望,但因无人陪伴而感到孤独与无奈。
3. “无人送酒来”一句中,“送酒”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诗人会感到失落?
答: “送酒”指的是朋友或亲人送来酒,表示节日的祝福和陪伴。诗人感到失落是因为在边塞征战,没有亲友相伴,无法享受节日的欢乐。
4. “遥怜故园菊”中的“遥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遥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牵挂与怜惜之情,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5. “应傍战场开”一句有何深意?它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这句诗表明故乡的菊花可能生长在战乱之地,暗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诗人借此表达对战乱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三、赏析与拓展
岑参的这首诗虽短,却情感深沉。通过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诗人将个人的思乡之情与国家的战乱现实相结合,使全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诗中“故园菊”既是自然景物,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和平的渴望。
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岑参边塞诗中常见的主题——战争与思乡的矛盾。他在边塞的艰苦环境中,依然不忘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的交织使他的诗歌更具深度和广度。
四、参考答案
1. 岑参,唐代。
2. “强欲”意为勉强想要,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3. “送酒”指亲友的节日问候,诗人因无人陪伴而感到失落。
4.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牵挂与怜惜之情。
5. 暗示战乱中故乡的菊花也在战火中开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与对和平的期盼。
如需进一步探讨岑参的其他边塞诗作,欢迎继续关注相关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