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知了知了教案】一、活动名称:
《知了知了》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儿歌和故事,引导幼儿感受“知了”这一自然现象,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大胆模仿“知了”的叫声。
3.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提升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三、活动准备:
1. 图片或视频:展示夏天的树林、知了的图片或动画片段。
2. 音乐素材:轻快的背景音乐,适合幼儿模仿和跟唱。
3. 教具:知了的头饰、小树模型、树叶贴纸等。
4. 儿歌《知了知了》的音频或教师自编歌词。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夏天的树林图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夏天的时候,树上会发出什么声音吗?”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听到的声音,如“蝉叫”、“鸟叫”等。
接着,教师播放一段“知了”的叫声,让幼儿仔细听并模仿,引出活动主题。
2. 新授环节(10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简短的小故事:
“夏天到了,阳光明媚,小树在风中摇摆,一只知了在树枝上开心地叫着‘知了知了’。它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来听它的歌声。”
边讲故事边配合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内容。
随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说儿歌《知了知了》,用简单、重复的句子进行教学,如:
“知了知了,夏天来到,
树叶沙沙,知了唱歌。”
反复练习几遍,鼓励幼儿跟着节奏拍手或做动作。
3. 游戏互动(10分钟)
组织一个“知了大比拼”游戏:
- 教师戴上知了头饰,扮演知了,邀请幼儿轮流模仿“知了”的叫声。
- 其他幼儿可以猜是谁在学“知了”,猜对后给予小奖励。
- 或者进行“找知了”游戏:教师藏起一些“知了”卡片,幼儿找到后大声说出“我找到了知了”。
4.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除了知了,你还知道哪些夏天的声音?”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如“青蛙叫”、“雷声”、“雨声”等。
最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画一幅“夏天的树林”,并在画中画出“知了”的形象,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五、活动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语言表达和互动情况,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知了”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并根据表现给予积极反馈和鼓励。
六、活动延伸建议:
1.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知了”相关绘本或手工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
2. 鼓励家长带幼儿到户外观察真实的“知了”,并记录他们的发现。
3. 在后续课程中引入更多与自然相关的语言活动,如《小鸟飞飞》《下雨啦》等。
七、反思与调整:
本次活动以儿歌和游戏为主,贴近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但在时间安排上需注意节奏,避免过于紧凑。今后可适当增加实物教具,提高幼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设计,旨在通过趣味性的语言活动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