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相见欢朱敦儒】《相见欢》是南宋词人朱敦儒的代表作之一,全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孤寂与离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分析这首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
一、
《相见欢》全词如下:
>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传我意,吹到扬州。
这首词写于南宋初期,当时中原沦陷,朝廷偏安江南,词人登高望远,面对破碎山河,内心充满忧国忧民之情。全词通过描绘秋景与历史变迁,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 “金陵城上西楼”:点明地点,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
- “倚清秋”:写出词人独自凭栏,面对萧瑟秋景。
-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暗含时间流逝与历史沧桑。
- “中原乱,簪缨散”:直指战乱导致士族南迁,国家动荡。
- “几时收?”:表达对恢复中原的迫切期望。
- “试倩悲风传我意,吹到扬州”:借风寄情,希望自己的心声能传达到远方,寄托希望。
二、知识点归纳(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朱敦儒,南宋词人,字希真,号岩壑,有“洛神赋”之称。 |
作品名称 | 《相见欢》 |
创作背景 | 南宋初年,金兵入侵,中原沦陷,朝廷偏安江南,社会动荡。 |
主题思想 | 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土的思念。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情感深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情感表达 | 孤独、忧愤、思乡、希望交织,情感复杂而真实。 |
常见考点 | 诗词鉴赏、情感分析、意象解读、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
三、结语
《相见欢》不仅是朱敦儒个人情感的写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通过学习这首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怀,还能体会到古典诗词中“以景抒情”的艺术魅力。在现代阅读中,这种情感与意境的结合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以上就是【古代诗歌阅读.相见欢朱敦儒】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