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作的卢飞快典故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句词不仅描绘了战马奔腾的壮阔场景,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典故和作者的豪情壮志。以下是对该典故的总结与分析。
一、典故来源
“的卢”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坐骑,是一匹名马,传说其奔跑如风,速度极快,常在危急时刻救主。在《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刘备)与(关羽、张飞)俱逃,乘的卢马,遇水而渡。”后世常以“的卢”象征勇猛、忠诚与非凡的战斗力。
二、词句出处及背景
“马作的卢飞快”出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全词如下: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晚年,虽已年迈,但依然心怀报国之志。他通过回忆当年军旅生活,表达了对恢复中原的渴望与无奈。
三、词意解析
“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面上描写战马如“的卢”般迅捷,实则借古喻今,表达作者对英勇作战、驰骋沙场的向往。这里的“的卢”不仅是对战马的赞美,更是对英雄气概的象征。
四、典故意义
项目 | 内容 |
典故出处 | 《三国志·先主传》 |
“的卢”的含义 | 勇猛、忠诚、速度快的名马 |
在词中的作用 | 象征战马的速度与战斗力,体现作者的豪情壮志 |
作者情感 | 表达对战场生活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历史背景 | 辛弃疾身处南宋,长期不得重用,心中充满忧愤与不甘 |
五、总结
“马作的卢飞快”这一典故,不仅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壮烈,也寄托了辛弃疾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通过对“的卢”这一历史形象的引用,作者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情怀巧妙结合,使整首词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深意。这种借古抒怀的手法,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
结语:
“马作的卢飞快”不仅是对战马的描写,更是辛弃疾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寄托着一位爱国者的深切情怀。
以上就是【马作的卢飞快典故赏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